环保编织
吴江市菀坪学校幼儿园 辅导老师:顾志红 陈雪花
一 、实施目的:
编织有着久远的历史,用材多种多样,有柳条编、藤条编、高粱杆编、草编、竹编、绳编、金属编等。编织是工艺复杂的民间艺术,具有特殊的情趣和魅力,它率真、不拘一格的质朴特征,与儿童在艺术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倾向有相通之处,可以说民间编织艺术和幼儿艺术活动有内在的共同特征。
在开展《利用地域传统文化资源创设美术特色教育活动的实践研究》这个课题研究时,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孩子对编织有着浓厚的兴趣,同时有部分家长在编织方面也有独特的见解和精湛的技艺。于是我们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并结合孩子的兴趣点,把民间编织艺术运用到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中,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尝试。我们的目标是对民间编织进行收集、整合、拓展、创新,使幼儿在富有民族传统艺术的特色环境中获得审美能力的提高,增强热爱民间艺术的意境,初步掌握民间编织的基本技法。通过操作活动,促进了幼儿动手能力,秉承了勤俭朴素、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进一步树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使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
我们利用一切机会向学生、家长宣传环保知识,发动大家寻找可进行编织的各种材料,如线、稻草、纸、柳条、藤条等,这些都是开展编织活动的必备材料。
第二阶段:准备交流
活动前大家调查过,发现在生活中编织材料很多,但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其实它们并不是毫无用处,只是没有很好地利用起来。这些材料经过一双双巧手,运用必要的剪刀、针、胶水等辅助工具、材料,能变成各种各样的漂亮而实用的工艺品、日用品。我们分班级分小组收集编织材料,各种纸、绳、线、稻草、柳条等原始材料,放入“百宝箱”。各班各小组之间可相互参观、交换材料。与编织相关的图片、实物布置在相应的活动区域,让幼儿随时摸、看、玩,培养幼儿对美的敏锐的捕捉能力。
第三阶段:精心制作
1、老师每周抽出一些时间指导幼儿开展适合幼儿年龄的编织活动。玩中学是最佳途径,通过操作动脑、动手、动口,在操作中满足好奇心,在探索中积累各方面经验。如活动前创设相应的环境,让幼儿对编织感兴趣,激发编织欲望,鼓励幼儿参加活动,在反复的操作过程中找到方法。幼儿用各种纸张编织红心、风铃、幸运星,用各种线制作飞盘、小尾巴、小相框、中国结等。幼儿由分组练习到独立编织完成作品,兴致较高。
2、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老师通过多种形式和家长共同探讨、掌握编织的基本技法。兴趣浓厚的家长将材料带回家去和孩子一起开展亲子编织活动。
3、有些家长本身就有一手编织技艺,老师充分利用这些家长资源,邀请其在“家长开放日”来到幼儿园,向大家展示编织手艺,并辅导老师和其他家长进行草编、藤编。用稻草制作的草鞋俨然是工艺品,用藤编织而成的篮子和用柳条编织而成的篮子同样美观实用。
第四阶段:展示推广
1、 展示作品
在“世界环境日”即将来临之际,幼儿园门厅成了编织作品展示区。围绕环保主题,利用多种多样的材料制作成的幼儿、老师、家长的编织作品分类展示出来,材料丰富,主要是纸、线、绳、藤、柳条、稻草、带子等,一件件精致的作品如五彩粽、鸟笼、奥运五环和会徽、福娃、风铃、篮子、衣帽鞋袜……吸引了全体幼儿、教师及家长的目光,大家都赞叹不已!
2、我们邀请了部分幼儿家长、老师做评委,对展出的幼儿及家长编织作品
评出了各类奖项,给作品制作人颁发了奖状。
3、我们将环保编织活动情况上传到吴江教育网站,《吴江日报》在“世界环境日”当天的头版刊登了此次活动情况(图文结合),进一步扩大了环保编织活动的影响。
三、实施成果:
1、充分利用现有材料,精心编织环保作品。这些作品展出后,更多的幼儿及家长加入到环保编织的行列中,环保意识在活动中转化为环保行为。
2、编织作品有装饰、欣赏作用,大大小小各种形状的五彩粽衬托出了端午节的民族风情;奥运系列作品蕴含着师幼期盼北京奥运会圆满成功的美好祝愿……除此之外,有些编织作品还是美观实用的日用品,如旧毛线制作衣帽鞋袜系列和柳条、藤条制作的篮子系列。此次编织活动既节省了开支,又是一次效果显著的环保宣传活动。
四、收获体会:
环保编织活动的开展,在幼儿园、家庭、社会上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幼儿、教师、家长都全程参与活动,非常积极而又兴趣盎然。编织是工艺较复杂的民间艺术,让孩子在学习编织时传承民间艺术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通过有效利用环保材料,有组织地开展编织活动,让大家在体会“环境保护,从我做起”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编织这项古老的民间艺术焕发出新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