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节水方案
南京市汉江路小学
辅导老师 方敏
一 实施的背景
1、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
2005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深入开展节约用水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采取切实可行的节水措施,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损失浪费,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创造尽可能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2、江苏美境行动的发展
2004年,江苏美境行动开始启动。八年来,众多的教师、学生积极参与,“美源于心,境成于行”的口号深深地印在了人们的心中。孩子们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环保活动,解决身边的环境问题,为孩子们的健康的成长搭建了实现梦想的舞台。
3、校园文化活动的追寻
琅小教育集团汉江路小学秉承水文化传统,践行若水教育,处处彰显着“水文化”的独特魅力。徜徉校园“上善若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水文化尽显其中,循循善诱的老师们能够在水文化中“教海探航”,汉小的莘莘学子可以在水文化中“学海泛舟”! 2011年5月,学校开展了“小水滴节水行动”——家庭节水方案征集评比活动,通过参与家庭用水的管理,提高每个家庭的节水意识,推动节水型家庭创建,带动全社会共同节水。
4、家庭用水现状的改变
长期以来,家庭节水意识淡薄,随处浪费水的现象屡见不鲜,一直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样的现状显然背离当下推行的低碳环保生活,节水行动犹如一叶风帆,带着我们驶向理想的彼岸。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牢固树立节约意识,让节能节水行动伴随终生。
二 实施主要过程
(一)参与者:南京市汉江路小学二(2班)熊文秋和爸爸、妈妈
(二)实施的目标:
⑴反思当前的生活方式,梳理常见的水资源浪费现象,认识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倡导“低碳水生活”。
⑵通过节水行动,养成节水的习惯,降低家庭每月用水量,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⑶学会科学管理家庭用水,培养节水意识,增强家庭成员节能技巧和环保知识。
⑷总结家庭节水措施,形成生活节水小妙招,展现绿色、低碳生活的理念,推动节水型家庭创建,带动全社会共同节水。
⑸培养家庭成员多渠道收集和利用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社会实践等能力。
⑹感悟水的精神、水的力量,培养家庭成员良好的个性,养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形成健康、自然、安全的生活方式。
(三)实施的过程:
1.反思,达成共识
说起节水,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生活在“鱼米之乡”的江南人来说,因为没有饱尝用水紧张之苦,所以当我们谈起要开展节水行动时,孩子会说:“我们为什么要节水?不是有水用吗?”身边的亲人在疑惑:有这个必要吗?大家对水的认识仅限于水的用处很大,却很少了解淡水资源的紧缺,也就不可能产生节水的意识。
如果将节水变为自己自觉的行为并走向社会,我们首先需要通过反思的方式获得进步,及时发现问题,有了问题,才能行动,从而提出更理想、更有效的措施,加深对水资源的认识和理解。
为此,我们召开家庭用水反思会,关注生活中的点滴行为,梳理常见的水资源浪费现象。先确定了家庭用水的重点:厨房用水、卫浴用水、洗衣用水及其他用水,然后分块讨论浪费水的行为。
之后,我们设计了表格,将交流的内容一一归纳、总结。看着表格我们难以相信,自己家会出现这么多浪费水的现象,许多行为原来都没有察觉,更没有想到将每个人行为汇合起来时,竟然会浪费这么多的水,看来,节约用水,刻不容缓。
2.调查,提升认识
通过第一阶段的反思,对家庭成员的触动很大,节水这个问题引起了我们的关注。我们又在思考:身边的人群是否节约用水?他们做过哪些节水措施?如果有,对我们有哪些启迪?于是,我们根据家庭常见的用水状况制作了调查活动,希望得到更多的信息,掌握更多的资料,为今后的实践指明方向,让更多的人懂得惜水、爱水、节水的道理。
3.体验,强化感知
在培养家庭成员形成节水意识时,我们感到,如果用“接受性学习”的方式来改变行为,家庭成员缺乏自主思考的空间,只知道按要求完成任务,会产生被动的局面,时间一长,会失去行动的动力。动力从哪里来?让每一个成员都亲历学习过程,在亲历节水的体验中认识到节水的重要性、紧迫性,引起个体心灵的震撼、内省、反思,激发对节水行动的独特领悟,从而将个体独特的心理内容、体验的个性特征充分展现,积累新的节水体验。
⑴收集信息,学习体验
现代社会已经迈入了信息时代,通过广播、电视、上网、书籍可以获取大量信息。我们定期开展节约用水自我学习教育,利用书籍、网络、童谣、宣传画等形式进行学习。我们到图书馆查询节水资料,我们到书店关注相关书籍,我们收看有关节水的视频……我们将获取的知识整理打包,分成国外篇、意义篇、实验篇、实施篇、宣传篇。当我们看到这样的数据时,无不为之震撼:在我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供水不足,江苏省人均水资源也低于500立方米……当我们看到这样的图片时,无不为之赞叹!

瑞典人发明的节水马桶 德国人收集雨水的大罐子与房屋相连接
此外,我们还找来了全国第一部宣传水环境、保护水资源的26集动画片《滴水精灵》;一部表现目前水资源匮乏的8集大型记录片《水问》;读了一些与“水”有关的文章、童谣;共同搜集、制作了关于干旱、保护水资源的图片集。这些学习,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水和人之间和谐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水的宝贵。
⑵动手操作,丰富体验
在看了、读了之后,一定还要亲身体验,才能感受到“节约用水”的现实性和迫切性。我们做了洗手的小实验,请家庭成员分别用大水和小水洗手,测量出每次的用水量,计算出大水与小水之间的相差值,再以一天洗3次手为例,分别算出一天、一月、一年及全家一年的数值。当我们看到最后的数值时,真是吓了一大跳。
洗手实验记录单
水量 |
爸爸 |
妈妈 |
我 |
平均值 |
大水量 |
1030 |
800 |
750 |
860 |
小水量 |
510 |
350 |
320 |
393 |
大水量与小水量的相差 |
520 |
450 |
430 |
467 |
洗手实验报告单
时间 |
平均节约量(一天洗3次手) |
全家一天 |
4203 |
全家一月 |
126090 |
全家一年 |
1513080 |
⑶情境再现,直观体验
对于旱区的人们来说,停水是他们无法逾越的问题。我们生活在水资源丰富的城市,对于停水的感受只停留在视觉感受上。一次停水场景的再现,加深了理性认识,有效地激发了家庭成员对水的渴望。
4.实践,形成习惯
⑴建立节水制度
u 家庭成员应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u 家庭定期开展节约用水自我教育,利用书籍、网络、童谣、宣传画等形式进行学习。
u 家庭成员发现有浪费水的行为要及时制止。
u 家庭成员应爱护用水设备,发现损坏的设备应及时汇报维修。
u 做好定期水表台帐记录,根据每月实际用水情况及用水状况变化,发现超标及时寻找原因,及时做好用水计划调整。
u
对节约用水突出成员进行奖励,对严重浪费用水成员进行批评教育,仍不改正的视情况进行必要的惩罚。
⑵全员参与实践
u 厨房用水
饺子、馄饨水→洗碗、洗锅
淘米水→洗碗、洗菜
洗菜水→浇花、冲厕
要点:采用轮换循环洗涤;采用
节能电器;减少餐具使用。
u 卫浴用水
用水→拖地、冲厕、洗踏脚垫
要点:用则开,不用则关;使用节
能器具;控制水流;采用盆洗。
u
洗衣用水
用水→拖地、冲厕、洗踏脚垫
要点:轮换循环洗衣;集中
洗涤;合理用水;使
用节能洗衣粉。
u 其他用水
要点:不用流水,使用废水。

⑶家中一水多用
u 收集废水:预备几个收集废水的
大桶,将洗菜、洗衣、洗澡、洗漱等生活废水收集起来,可以冲厕所,洗拖把、洗拖鞋、搓抹布等,做到生活废水再利用。
⑷定期检查设备
定期检查水管、水龙头、淋浴喷头等设备,看是否漏水,及时修理滴漏的水龙头和其他用水器具,杜绝“跑、冒、漏、滴”的现象。
⑸进行设备改造
u
自己动手将淋浴软管直径变窄,使出水量变小。
u
根据自己的需求,调节淋浴头的出水孔大小。
u
将现有的波轮洗衣机加高10公分,改变低排水的现状,用大桶接出排出的洗衣水,用于二次利用。
u 在现有的非节水型抽水马桶水箱里放块重物,或将浮球向下调整2厘米,减少水量。
⑹开展社会实践
u 设立“节水宣传员、监督员”,关注家庭、公共场所用水情况,见到有浪费水资源现象,及时制止,发现水管有漏水现象,立即反映。
u 向社区居民张贴“节水倡议书”,带动周边的人们共同节水。
u
组织社区居民进行节水签名活动,发放自制的“生活节水小妙招”,倡导节约用水。
u
收集身边各种各样的水,走进社区进行节水宣传活动。
u 及时记录家庭节水情况,在新浪微博@最爱比萨饼上发布,让更多的人关注。
u 把节水小知识、小常识编进耳熟能详的童谣、歌曲中,让大家在愉悦的观赏中接受节水知识。
6.感悟,孕育成长
⑴评比“家庭节水能手”,总结阶段性活动成果,激发家庭成员持续节水的热情,感受生活的美好,提高个体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享有绚烂多姿的生命色彩。
⑵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我们设立每月的22日为“家庭节水日”,为构建节水型家庭作出努力。
⑶感悟水的精神、水的力量,以水为榜样,学习“水滴石穿、水到渠成、饮水思源”的故事,体会汉江路小学“上善若水”的校训,努力做一名品德高尚、充满活力、追求快乐的人。
三 实施的成果和对环境的影响
1、增强认识,保护用水资源
通过调查收集资料,家庭成员共同搜索了缺水干旱的新闻照片,还将资料整理打包,分类学习。大家看着河堤裂开了“口子”,灾区人们忧伤的眼神,不由得发出感叹:节约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责任。之后的实践活动中,我们发现节水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从而加深对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重要性的认识。
2、形成意识,养成节水习惯
节约用水最重要的两个方面:一是要有节水意识,二是要有节水技术。活动初始,家庭成员共同拟定了家庭节水计划书,制订了节水目标、制度、措施,还想出了一些金点子、节水口号等。大家鼓足了劲,全员参与实践,互相学习、交流、监督、感悟,慢慢地养成了节水的习惯。现在,节水已融入我们的生活,节水的思想已深入到我们每个人心中。
3、加强宣传,提高公众参与
全面强化节水宣传,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是实现节约用水的关键。节水活动,看似是一个家庭在参与,实则是在促进家庭、社区、社会的公众参与程度。
“让更多的家庭都来节水”是我们的心愿。为此,我们通过自身的行动在向人们展示:节水,只要改变自己的思考方式,进而去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我们共同的追寻的目标就一定会成为现实。
随着节水活动的深入,我们先在社区营造氛围,设立了“节水宣传员”,给每个单元贴上了节水倡议书,呼吁大家增强节水意识,爱护水资源。请“节水监督员”见到社区有浪费水资源现象,及时制止,发现水管有漏水现象,立即反映。我们还及时记录家庭节水情况,在新浪微博上发布,让更多的人了解节水的方法,欣赏节水的歌曲、故事。在物业的大力支持下,组织社区居民进行节水签名活动,发放自制的“生活节水小妙招”,并通过扬子晚报的报道,为社会上推行节约用水起到积极的舆论导向作用。
小学生暑假宣传节水
玄武湖的水和秦淮河的水哪个更干净?
湖水、河水、雨水哪个味道更难闻?工业废水究竟是什么味道?昨天,南京汉江路小学一年级的熊文秋同学正在进行“美境行动”的宣传,他将暑期四处收集的各种水集中起来进行比较,让大家感受到各种水之间的差别。最终,他们发现,玄武湖的水比秦淮河干净一些,而工业废水的味道最难闻,而小区旁边一条小河中的水最臭。通过这个活动,让大家对水的认识更加深入,培养了大家节约用水的观点。 2011年8月29日扬子晚报A53版 宋峤摄3、
4、提高能力,促进良好个性
在节约用水的同时,我们也在思考一个问题:节水行动还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节水,改变了生活行为习惯,更重要的是在节水的过程中,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勇敢地面对困难,用智慧挑战自我,在有效实现目标时社会实践能力在加强,健康自信的心理逐渐趋向成熟,为我们进行良好个性的培养搭建了平台。
5、推进低碳环保,打造绿色生活
低碳环保生活,是我们向往的新生活。21世纪,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家庭都应该成为环境保护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为低碳减排贡献力量。节约用水、减少水污染、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转变用水方式、降低对城市水源的过度消耗和对水环境与生态的破坏……我们在节约用水之余,也受到很大的启迪,如何做地球环境的呵护者,低碳生活的实践者。节能减排、低碳出行,省电节电、珍惜能源……这是留给我们的下一个目标,期待着下一个美境行动!
四 活动体会
1、熊文秋:
暑假里,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参加了节水活动。
原来,我经常洗手不关水龙头,妈妈说:“洗手时若关闭水龙头30秒,可节水约6升水。”真多呀!相当于2大瓶可乐。
通过这次活动,我学会了节水的方法。拿洗菜的水冲厕所,洗澡水可以拖地,饺子水可以洗碗。。。。。。我还把节水的方法告诉小区的叔叔阿姨,让更多的人来节水。这样,节约的水可以帮助缺水地区的孩子,让他们过上幸福的日子。
2、爸爸:
暑假里,全家进行了一次节水活动。从方案的设计、讨论、修改至实施,其中又不断改进,倾注了每个家庭成员的心血。
实施以来,最大的变化是全家的节水意识明显增强。通过学习有关我国水资源现状和国外水资源保护现状的图片、文章,发放调查表、制作节水宣传单,收集对比各种水体样本,参与实践,使我们每个家庭成员深刻认识到水资源对我们各项生产、生活的重要性及当前全民缺乏节水意识、措施的紧迫性。
节水不仅带来的是行动上的变化,更多的是对生命潜能的开发。在无限的快乐的同时,激励着我们不断成长,我们的生活似乎丰实起来,在亮丽的节水行动中,洋溢生命的精彩与成长的旋律!
3、妈妈:
节水最重要的是改变个人用水习惯,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只需要你一点点的改变,只要坚持不解,不经意间,总有一份收获的喜悦。我们由衷地感谢节水行动赋予我们的大胆探索。因为节水,孩子学会了观察,学会了理性的对待生活,展示了自身的精神风貌,提升了自身的生命价值。
我们的节水行动收获颇丰。扬子晚报刊登了我们进行节水宣传的图片,新浪微博上记载着我们全家开展的家庭节水活动,我们自编了蓝精灵体的节水歌、节水童谣,孩子懂得了水滴石穿的道理,更多的居民看着“生活节水小妙招”在付诸实践……我们在品尝甜蜜的同时也在向社会传递一种力量:节约用水,我们在行动。我们辛苦着并快乐着!这种快乐来自于学习中的提高,活动中的锻炼,实践中的积累,创造中的激情,成长中的进步,收获中的成功!
4、指导老师:(方敏)
我指导的这个方案以家庭节水为主题,从身边的实际问题出发,结合学校的水文化开展实践活动,立意新颖,特点鲜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家长的带领下开展了调查、分析、倡议等活动,还进行了大小水量洗手实验、家庭停水日的再现、各种水样的采集与比较等,活动最大的亮点是小手拉大手,通过孩子带动家庭、社区,不仅增强了家庭成员的节能技巧,还调动了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构建了家庭、社区、社会共同节水的氛围。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增强了“低碳生活”的意识,真切认识到“节水节能”的意义。
5、学校点评:(单振蓉)
很高兴我校师生能参与到美境行动中。我校非常重视绿色环保教育,近年与南大环境学院和美国可持续发展社区协会牵手,深入开展“低碳生活校园行、社区行”活动。“家庭节水方案征集”是我们开展的系列活动之一,全校同学积极行动,思考方案、做好调研、主动宣传、按步骤实施,反思过程……一首首朗朗上口的节水童谣、歌曲,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养成节水的习惯,一条条生活节水小妙招让大家关注身边的水资源。孩子在活动过程中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培养了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张扬了个性,挖掘了潜能,收获了自信,实现了梦想。
“低碳”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我们将带领师生继续思考,继续践行,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