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小世界——城市中的一抹农田
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分校
实施过程:
农耕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而我国是农耕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在工业文明和信息飞速发展的现今,生活在校园里的孩子对农业了解越来越少。而周围环境的改变,也让孩子们和自然亲近的机会越来越少。怎样让孩子不出校门,就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开心农场”,与绿色亲密接触,认识各种农作物,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呢?基于以上设想,我校在现有绿化养护的基础上,开辟出一片长约15米,宽约8米的农田区,其中将区域分成9小块(1.5米*4米)。8块分别赠给三——六年级各个班级,成为他们的农耕小世界。让孩子们在完成学业的同时,更好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也让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们不要忘记农田对于生活的重要性,通过实际的操作感受农耕带来的乐趣与自豪。
2010年11月,我校与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在校园内开辟了一块“农耕小世界”,11月23日,举行了“农耕小世界”揭牌仪式。这也是苏州市区第一所设立校园农耕园的学校。“农耕小世界”占地120平方米,分别由三至六年级的每个班级负责一块田块的种植和管理。并根据季节的不同耕种一些小型农作物。学校还聘请专业的指导人员定期到学校进行技术指导、召开经验讨论会,帮助“小农民”们更快更好的掌握耕种要点。每班将挑选出专门的耕种员、观察员、记录员和保卫员,他们及时的了解和记录自己所播种的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和种植要点,并实地操作,用他们的聪明与劳动耕种出最甜美的果实。学校还在“农耕小世界”的旁边利用旧校舍改造了一间“农耕文化小筑”,里面布置成一个小小的历史文化世界。墙面上写有我国悠久的农业史、杰出农业专家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同时也能了解我国农业的发展。
目前,在学校的组织策划和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指导帮助下,“农耕小世界”成立了“农场领导小组”,在农场负责人的指导下,教师组织发动,学生自愿报名,成立了“农场领导小组”,共有小场长2人,组员28人,他们来自全校各个班级,以中高年级的学生为主,负责统筹各项工作。农场领导小组的组员在有关负责老师的带领下,通过研讨明确各人的分工,根据同学们的特长,把学生分为5个小组,即工具保管组、农业信息组、农场技术组、农场保卫组、农场记录组。讨论选出小组长,制定切实可行的农耕活动计划,选定符合本地特点的作物进行耕种,养护、收获、记录等。从“农耕小世界”落成至今,小农田里已经种植过小白菜、青菜、萝卜、小草莓等多种作物,孩子们通过亲身实践,认识作物及生长规律,栽培和管理作物,还亲自收获果实,体会耕耘的艰辛,享受丰收的喜悦。
学校以“农耕小世界”为综合活动实践基地,开展了一系列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组织部分学生来到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下属的农业生态园参观。同学们在学院陈教授、朱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盆景园和花卉种植区。在两座大型温室中,同学们不仅欣赏到了各种珍贵的花苗,同时还看到了许多蔬菜幼苗。大家在陈教授的指导下,亲手种植了幼苗,过了一把农夫瘾。2010年12月,我校举行了“数码活动大舞台,农耕快乐一起来”暨数码艺术节启动仪式。本次艺术节围绕“农耕”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锻炼了学生信息收集处理的能力,展现了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活跃学生文化精神生活,为学校建设了良好的文化教育氛围。同期,学校举行了“快乐农耕”电脑绘画比赛。同学们通过绘画软件,一一描绘自己心中的农耕乐园,绽放出朵朵思想的火花。2011年2月,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也是我国传统的元宵佳节。在这特别的日子里,学校为全校师生准备了元宵特色节目——猜谜。学校大队部在丰收坊里早早地进行了布置,祥和的对联,红火的福字,加上各种各样的谜题,吸引了全校师生的眼光。大家纷纷利用空余时间参加猜谜活动,整个校园沉浸在浓浓的节日氛围中。2011年5月,苏州市农业技术学院向我校赠予了六盆草莓植株。5月9日,学校大队部将这些草莓植株送到了各班手中。于是,同学们悉心照顾、仔细观察,培育出了属于自己的欢乐草莓。2011年6月,我校将“农耕小天地”的精彩故事编成妙趣横生的课本剧,组织学生参加了苏州市第三届小学生课本剧表演比赛。同学们认真对待,全情投入,演得形象逼真,惟妙惟肖,完全将自己融入到剧本的角色之中。精彩的表演,博得了评委老师们和观众阵阵热烈的掌声。
总之,自从我校“农耕小世界”落成以来,同学们就多了一块耕耘之地。在午间休息的时候,总能不时看到各班学生在自家菜地旁观察、巡视的身影。同学们你除草,我种苗,他浇水,个个架势十足的样子。在亲身的体验中,同学们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同时也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这项活动,学校将作为特色文化建设长期开展下去。通过“农耕小世界”的建设,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知识,开阔视野,培养同学们的动手动脑,团结合作和创新能力。在劳动中,同学们认识到农田对人们的重要性,在农业指导人员的技术指导下,掌握耕种要点,体会农耕的乐趣。体会到丰收的喜悦和成长的自豪。在“农耕小世界”里播种,收获,为校园涂上一抹绿色,增添一份生机,美化校园环境。
实施的结果和对环境的影响:
“农耕小世界”方案实施一年以来,每个班级都将自己班的一块责任田养护起来,并根据季节的不同耕种一些小型农作物。同学们及时观察和记录自己所播种的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和种植要点,并实地操作,用他们的聪明与劳动耕种出最甜美的果实。学校在原有绿化的基础上,使这块闲置空地焕发了生机,农田里常常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同学们原本还偶尔会发生踩踏草坪的现象,而自从自己耕种之后,体会到了养护植物的不易,同时也感受到植物顽强的生命力,现在,校园里绿色多了起来,生机多了起来。在“农耕小世界”的旁边学校利用旧校舍改造了一间“农耕文化小筑”,里面将布置成一个小小的历史文化世界。正中的墙面上将写上农业在我国的悠久历史,两边的墙面张贴由古至今的优秀农业员照片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同时也能了解我国农业的逐步发展。今后,将由学生自己收集农业方面的小知识布置“农耕文化小筑”。学校还在农田旁边设立了“丰收坊”,分为两大块,一块是顶部的木质葡萄架,一块是底部的“果实基地”。相信,在这样一个环境优美,充满田园风光的校园里学习,孩子们一定会更幸福。
实施过程及内容的相关照片:

2010年11月农耕小世界落成

2010年11月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基地揭牌

学生描绘心目中的“农耕小世界”

农耕小世界里充满快乐

2011年5月参观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下属的现代农业实践基地

种植小苗 收获快乐

农耕世界种菜忙

学生收获小青菜

“数码活动大舞台,农耕快乐一起来”活动开幕

学生数码描绘心中的农耕小世界

2011年2月丰收坊里闹元宵

农业技术学院向我校赠予草莓植株

农耕天地故事多——学校课本剧表演

亲手中的石榴结果啦
学生参与美境行动的体会:
我们的农耕小世界
平江实验学校分校 六(2) 包佳怡
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分校在2010年11月23日在校内开辟了“农耕小世界”举行了“农耕小世界”揭牌仪式。这也是市区第一所设立校园农耕园的学校。
每个班级都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农耕小世界,当天大家都在自己班上的菜地里种菜,浇水……每个班级还选了3位“农耕小世界的管理员”每天中午吃好饭就来地里浇水,拔野草……有空时还要来整理菜地,到了明年,我们种的菜成熟了,就来比一比看哪个班种的最好,最大,还可以把成熟的果实带回家,给父母看看自己的劳动果实。有了农耕小世界,学校里就又多了一块绿化,每天放学都可以看见有许多的同学在菜地里干活,这下在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和爱挑食的小朋友就知道了农民伯伯的辛苦,再也不会挑食了。
过了一年,大家种的蔬菜都成熟了,所以学校就让每个班派几名代表到自己班的地里收获自己种的劳动果实, 远远望去一片绿油油的,生机勃勃,好看极了,真是惹人喜爱。老师带了几名学生来菜地收获自己的劳动果实,因为大家都在菜地里干过活,所以现在干活可熟练了,大家在一边在收获果实,一边谈笑风生,其乐融融。大家都把这块农耕小世界当做现实中“开心农场”。
农耕小世界有着同学们的辛勤汗水,有着许多的欢声笑语。农耕小世界不仅扩展了我们的知识面,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乐趣。农耕小世界受到了全校师生的大力欢迎,希望别的学校也开辟一块农耕小世界,为自己的校园增添一片绿化。
农耕小世界后感
平江实验学校分校 六(2)胡晓格
我们平江实验学校分校在2010年11月23日开辟了“农耕小世界”,我们可以在自己班级的那块地上种一些蔬菜,还选了每天定时浇水,施肥,拔杂草的“工作人员”,等到明年成熟了,我们把菜摘下来,平均分给班里的同学,拿回家做成菜尝试自己的劳动成果。
11月23日,我们学校的“农耕小世界”挂牌成立。听同学和老师说,学校特意请了来自苏州市农业技术学院的陈素娟教授给我们讲解并示范种植小白菜的方法。我们的农耕园占地120平方米,划分成8块,由三至六年级各班负责。农耕园旁还改造了一间“农舍”,用来展示各种传统和现代的小型农具,可以随时参观。
有了农耕小世界,我们的校园里又多了一份绿化。每次接近放学时期,都能看到有同学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浇水,施肥,拔草。我每次看到农耕小世界,脑海里都会浮出这样的画面:小青菜绿油油的,旁边长着几朵小花,引来了蝴蝶,蜜蜂,同学们看到了,都一蹦一跳的跑过去,追蝴蝶,顺便看看可爱的小青菜……
现在,我们走进“农耕小世界”,每一块田地里的小青菜长势都很好,一棵棵绿油油的小青菜真是惹人喜爱。远远望去,生机勃勃,好看极了。课间时期,十几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正在熟练地除草、浇水,谈笑风生,其乐融融。另外呢,我们把这个“农耕小世界”亲切地称为现实版的“开心农场”。以前这块空地,空在那里死气沉沉的,自从开办了“农耕小世界”后,便变成了生气盎然的绿色天地。同学们播种、施肥、收获,一块块菜地成了我们课余最爱去的地方。不知不觉,我们从劳作中学会了观察,体会劳动的艰辛,体会了农民伯伯的辛苦,收获成功的快乐。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从此不再挑食,不再浪费粮食。学校还会每隔一段时间,开展与农耕相关的活动,就比如上次的“农耕作物搜集”,我还获了一等奖呢!
开辟了农耕小世界,我们的校园生活又多了一份精彩,多了一份快乐,有益无害,如果你是校长的话,不妨找块空地,向我们学校一样也开辟一块“农耕小世界”吧!
教师在指导美境行动过程中的感受:
“农耕小世界”是孩子们现实生活中的“开心农场”,是孩子们学习农业知识的生动教科书,是孩子们与感受自然的另一扇窗户,是孩子们接受环境教育的崭新渠道。通过“农耕小世界”的活动,不仅是孩子,连老师也了解了更多的农耕知识,开阔了视野,丰富知识积累。学生通过书籍、报刊、网络等渠道,收集学习农耕知识,了解农耕历史、农业科技、农事习俗、饮食文化等知识,了解到农业对于我们的重要意义,以及农耕对于城市的重要意义。
通过尝试种植作物,同学们团结合作,提高了动手能力。从播种、浇水、施肥、养护,到观察、记录,同学们在一系列亲身实践中对自己所播种的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和种植要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提高了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同学们团结协作的能力。各班收获不同的农作物,如:小青菜、毛豆、蚕豆、萝卜等。在活动中,我们收集到很多以农耕为主题的学生作品,有科技小论文、电脑绘画作品、手抄报、摄影作品等,孩子们用行动向全校师生展示了我们的收获和成果。通过聘请专业的农业指导人员定期到学校进行技术指导、召开经验讨论会,帮助“小农民”们更快更好的掌握耕种要点,播种出更好的果实。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当前生态环境日趋恶劣,一次又一次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为了我们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对小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如何对小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呢?我校认为,“农耕小世界”的活动就是一项很好的实践。首先,这项方案变枯燥乏味的环境保护知识为直观形象,使学生乐意接受。其次,学生在活动中最容易接受知识受到教育,因此丰富多彩的农耕活动也是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环保重要性迫切性的有效手段之一。再次,小学生具有好胜、喜欢表扬等特点,因此孩子们在农耕活动中收获果实、收获成功的喜悦,自然乐意地接受环境教育。最后,这项活动具有示范性、长期性,有利于学校在今后经常性地开展环境保护教育活动。总之,开展“农耕小世界“活动,对小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让他们明白:重视农业、爱护地球、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是功在当代利及千秋的大事,而这也是我们教师不容忽视的责任。
校方领导点评:
我校自2003年成立以来,一直将打造“书香校园”作为校园特色文化,一进校门,“书香校园”几个大字就映入眼帘,孩子们每天清晨在诵读声中迎接新的一天。校园里,浓郁的书香氛围随处可见:学校阅览室全天开放,班级里设立了“阅读小站”,长廊里,有一块块精致的古诗牌匾,宣传橱窗里有“好书推荐”板块。但是,我们认为孩子们仅仅从书本上吸收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经过长时间的思索和构思,从2010年10月起,我校设立了苏州市区第一个校园农耕园,命名为“农耕小世界”。“书海蕴理,耕耘存道”,作为教育者,我们认为,“书”不仅是孩子们在校学习的教科书,还应该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去阅读大自然这本神奇的书。孩子们不仅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还应该从大自然中学习更多知识,探索更多科学的奥秘。“耕耘”二字不仅指在农田中辛勤劳作,更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辛勤付出,教给孩子们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作为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都市人,学校有义务让每一个孩子认识到重视农业、爱护地球、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因此,学校在“书香校园”建设的基础上,将农耕活动和农耕文化引入校园,通过农耕小世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改善美化校园环境。经过一年的实践,此项活动已经初见成效,校园环境更加优美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责任心更强了,环保意识也提高了。学校还设想在此基础上,编写农耕校本教材,丰富学生知识,让学生了解更过与农耕文化相关的知识,更加深入地开展“农耕小世界”的各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