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名称】 旧物拼贴
【学校名称】 盐城市亭湖区启智学校
【辅导老师姓名】 李露 徐连
【参与学生代表姓名】 朱国庆
【参与学生总数】 4人
【方案实施过程简述】
活动背景、目的:从主体构思、材料选择、制作方法出发,充分考虑智障学生学习特点和多学科的融合,本活动确定主题为旧物拼贴,材料取源于生活中的废旧物品,以纽扣为主以及拉链、钥匙扣、饰品、废布料等 。
变废为宝、旧物改造是在“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的思想逐渐的深入人心及国家提倡环保理念的形势下兴起的一项技能。同学们把原本要丢弃的物品收集起来,通过自己的创意和实践,将旧物加以改造与创新,赋予其新的生命意义,让它们重新发挥作用,真正的做到了环保低碳。
方案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活动:组织动员,准备材料。
活动流程:在班级中开展“旧物拼贴,美化生活”主题班会,并结合任课老师多方面的让学生了解旧物改造的重要性和制作方法。由老师指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做好准备。
第二阶段活动:活动实施:
利用家中的废旧衣物上的纽扣、拉链以及饰品、钥匙扣、钥匙、螺丝等废物,通过拼贴这些五彩斑斓、大小不一的废物,做成一个个美丽的作品,如小树、贺卡、相框、人物肖像来作为家装饰品。
第三阶段活动:作品点评及展示
1、由学生选出最喜欢的作品;
2、开展作品展览会,将优秀作品进行展览,让学生深刻体会变废为宝的乐趣和作用;
3、表扬激励,将作品作为展品装饰校园、班级、走廊等。
【方案实施效果】
(一)展会结束后,同学们在活动中做的创意展品共计41件,其中4件作品由学校推荐参加制作比赛;12件作品用来充实校作品成列室;8件功能性作品留在教室为大家所用,其余的作品同学们带回家庭,美化了家居环境。
(二)通过实物展示,不仅让学生了解到保护环境可以不要投入多少资金,还体会到变废为宝的乐趣。现在有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旧物拼贴,美化生活”的环保活动中来,让此项活动变成学习生活中的一部分。
(三)此次活动,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还提升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通过这次活动向学生、家长以及社区宣传了变废为宝、废物二次利用等环保知识,让“旧物拼贴,美化生活”的理念更加深入,让更多的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解决身边的环境问题】
体积较小的废旧物品我们一般都是随手丢弃,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将这些废旧不用的东西收集起来,制作成漂亮有趣的拼贴画,不仅可以变废为宝,也可以培养智障学生“变废为宝,从我做起”的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意识,让他们更好的走进社会,融入社会。
【活动经费及耗材的使用情况】
KT板 20元
纽扣 20元
针线 2元 各类胶水计19元
【学生心得体会】
同学们在这次活动中,最难忘的就是寻找废弃的材料,他们寻找家中的废旧衣物上的纽扣、拉链以及饰品、钥匙扣、钥匙、螺丝等废物,在寻找的过程中,他们对废旧物品从漠不关心甚至是厌恶,慢慢的到开心甚至是惊喜,让他们体会到,不管任何小小的物品,都会有它的价值。同学们最开心和值得骄傲的是,通过努力拼贴,将这些五彩斑斓、大小不一的废物,做成一个个美丽的作品。
在这次活动中,他们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人像的拼贴。人像,在绘画中就是难度很大的。寻找并运用不同材料进行脸部色彩的过渡,让孩子们一度的困惑和沮丧。但是失败并不可怕,经过多次反复的尝试,孩子们终于完成了自己心中的作品。
【家长体会】
孩子把原本要丢弃的物品收集起来,通过自己的创造,让它们重新发挥作用。孩子通过这次活动,不再随便地扔掉不要的物品,而是重新制作成自己再次使用的东西,一定意义上也达到了推行勤俭节约的效果,可以更好的参与环境保护。
【教师感受】
这次活动让学生体会到了主动思考积极创造新事物的乐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加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而且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到废物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废物二次利用改造的重要性。一些同学已经能够做到从我做起,美化环境,并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让身边的同学和家人共同加入“旧物拼贴,美化生活”的活动中。 (李露 老师)
【校领导点评】
这次活动很有意义,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同时学生参与的热情也很高,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张国杰 副校长)
【方案实施过程中的精彩回放】

集体照


教师指导学生制作各类纽扣类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