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名称:汽车尾气对空气质量影响的研究
学校名称:昆山市玉山镇朝阳小学
辅导老师:王建萍
学生代表:唐婉怡 林佳伟
参与人数:450人
【解决身边环境问题】
通过具体的测量与计算,学生们用科学的数据解开了汽车尾气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之谜,了解汽车尾气才行雾霾之间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质,为学生搭建了一条服务社会的桥梁。
【实施过程简述】
1、活动的背景:
为了弄清汽车尾气是否是城市雾霾产生的元凶,学生们带着疑惑开展了富于挑战性的探究,开展了一系的调查研究活动。学校根据学生的认知,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测量与计算,最大程度上探究汽车在排气时,对汽车周围的空气质量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锻炼学生的科学探究的精神,还可以带动学生家长一起,提倡节能减排,绿色生活。
2、活动的目的:
学生通过对汽车尾气排放量的调查,探究尾气与空气质量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通过测量与计算活动,用科学数据证明尾气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以点带面,将节能减排,绿色生活理念带入家庭,带进社区,带向社会。
3、活动过程:
①.学校开展宣传动员;开始学习如何使用PM2.5测量仪
②.小组对自己小区周围汽车流量的调查,并测量车流量多时、车流量少时、没有车流量时的实时空气质量与每立米空气中PM2.5(ug/3)实时含量。
③.收集商场周围空气质量数据。学生通过对商场周围车流量的调查和实时测量空气质量指数,比较车流量多时、车流量少时空气质量指数。
④.学生分组测量并收集汽车停车前、后该时段实时空气质量分指数。
⑤.小组测量汽车在红绿灯停车时该路段的空气质量指数,比较车子开动时该路段空气质量指数。
⑥.对各活动小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汇总。
⑦.科技活动组形成小论文(7.25—8.30)
⑧.活动总结
【实施效果】
⑴.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在探究过程中了解节能减排的重要性,使这次的实践活动意义更加广泛。
⑵.通过测量分析,了解空气质量与雾霾之间的关系,为学生搭建一条服务的桥梁。
⑶.通过活动,使小学生能真正从活动中去了解、去体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从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真知。
⑷.通过活动,使学生将抽象知识为转化直观的数据,让学生在疑惑中发现问题,在发现问题时提出质疑,使学生在质疑——探究——发现中成长。
【心得体会】
学校开展这样的活动,起先我还觉得是“不务正业”。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发现我们不但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能手能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我们将课堂知识延伸到社会实践中,为以后服务社会打下扎实的基础。如果以后碰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非常熟练地运用相同的科学方法进行调查研究了,希望学校能多开展这样类似的活动来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
【实施过程精彩回放】

老师在指导学生如何测量空气质量分指数

师生共同在街道测量

师生一起在小区测量空气质量分指数

学生分给测量

学生分组测量并宣传

学生分组在停车场测量汽车尾气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学生上街宣传与测量

学生在进行节能减排知识问卷调查

学生在利用上学时间对学生采访

学生在停车场附近测量空气质量分指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