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名称:树皮贴画 自然“说话”
学校名称:连云港市庙岭小学
辅导老师姓名:张进 林春月 邱洵燕
参与学生代表姓名:孙浩翔 王玺喧 黄硕秋 左静雯 江梦涵等
参与学生总数:40人
一、方案实施过程简述:
1.活动的背景:
庙岭小学背靠后云台山,山上浓绿的松树挺拔俊秀,涛声阵阵,所在地被称为大松树,学校叫庙岭小学,看不到昔日的太君庙了,学校座落在苍翠的松树岭下,显得幽静而充满朝气,一年又一年,松树茁壮成长,脱落在草地里的树皮越积越厚,腐烂成肥料,劲风吹得树皮随意散落在平整的地面,勾勒出了美妙的组合图案。利用好眼前散落的树皮,作为创作素材,既可以保护环境整洁,又可以开发学生们创新思维,动手操作能力。美---时刻存在,只是缺少发现的眼睛,观察树皮的自然形状,本色差异,组合创作,粘贴成创意画的想法得到了师生们的认可。通过同学们的采访、调查、实地走访, 学校提出了“树皮粘贴艺术”校本课程,带领学生走进自然生长状态下的松树林,进一步考察探究“大松树”名称的由来,树木的生长环境和状况,真实感受野外采摘树皮的体验,利用松树的皮、针、果,结合布艺、豆类等材料,传承与发扬贴画艺术。
换季脱落的树皮是开展校本课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既吸引了学生走进自然,观察自然,又感受到生态自然中获取资源的重要性,更能树立保护自然的责任心。有实践的积累还要进行理论的拓展,所以开发课程,让具体实施的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创新学习,技能培养,操作训练。课程开发还要倡导学生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自然、自信、自由发展,努力形成“开放自由、共生互补、渗透融合”的多维度同发展的学习氛围,形成目标生态、内容生态、方法生态、评价生态的课程体系。
2.活动的目的:
(1)促进学生成长
开发地域特色资源,利用树皮的自然脱落特性,进行采集循环利用,是无本钱的创作素材,用自然赐予的材料让孩子们寓教于乐,开发智力,拓宽思维,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以艺术创新的手法贯穿课堂其中,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然发展。以“生态粘贴艺术”精髓之“滋养生命”的理念:“让每一片树皮都自然表达美的个性”。
(2)推动队伍建设
组织美术、劳技和综合实践等不同学科教师深入学习、理解“生态树皮粘贴艺术”,充分利用好自然给予的“礼物”,组建一支“和而不同”的团结协作又各有特长的师资队伍。使之具备“自主、自发、和谐、健康”的优秀特质。创造性地实践完善并发展“生态艺术”的实施方案。所谓“教学相长”,于相互切磋磨合中,共同成长,成就一支具备生态理念的教师团队。
(3)形成办学特色
加强学科与管理、学科与学生活动的融合,使树皮贴画生态艺术成为庙岭小学鲜明的办学特色。通过特色文化建设,打造精品课程学校,走出一条个性化的办学之路,以名师支撑学校,以学校成长教师,以教师发展学生,再以学生的创作凸显学校创新成效,最终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实现学校内涵突破;发挥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周边地区,推广地域特色艺术新文化。
3.活动过程:
(1)实地调查 松树分布
为了了解学校后山上的松树林,有马尾松、黑松、雪松等,邀请家长用无人机航拍,对大松树地区的不同松树种类片区分布,生长状况做出详实的直观影视资料,截图做成图片,作为区域松树生长变化的原始材料。通过对松树的生长密度,生长环境,人类破环等指标进行实地调查,为树皮的采摘做好分析,有效保护树木的生长。
(2)组织采摘 分类存储
学校利用综合实践活动时间,组织参与活动的学生到后山上松树密集的区域收集和采摘马上要脱落的松树皮。按照树皮的色泽对比、大小厚薄,特色造型进行分类存储,为树皮贴画的选材提供便利。同时发现松树生长中出现的虫灾,火灾枯死情况写成统计文字,交与社区,为每年春季松树防灾救护提供参照性的材料。
(3)聘请导师 专业培训
由于开展树皮贴画是利用自然脱落的松树皮,被循环利用的艺术创作行为,通过网上收集的资源也非常有限,于是学校进行聘请有经验的特级教师到学校先
对开展活动的老师从观念上进行引导,打破固有思维,从意境上做文章,大胆进行写意式的搭配,多角度观察树皮本生具有的形态,注重搭配,抓住神似;画面要充实,可以加入树枝,松果,或者加入布衣、饰品等;画面内容有拓展,除了自己的创作,还可以结合课本内容,生活经历,创作出连环画的形式,让作品再融入到其他学科中作为核心素养训练的素材。
有了老师的培训,再对学生现场进行创作指导,学生边制作,边提问,鼓励学生尝试多种材料的搭配使用,注重创作画面的生动与丰富。
(4)师生研讨 制作创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专家的引领下,每周三下午一次的乡村少年宫活动,辅导老师分组对学生创作过程进行指导。首先老师之间也要进行研讨,制作一些范作给学生启迪。学生之间既可以分组集体创作,也可以个人单人创作,制作的成品佳作,要进行点评和拓展,激发大家创造的灵感,提高制作的质量。
树皮贴画作品开发呈系列化发展,有动漫系列,动物系列, 风景系列, 非洲部落人物系列……随着课程的融合,将进行课文情景开发,儿童画主题开发等,让树皮的艺术创作有更大的空间。
(5)参加比赛 扩大宣传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每年一次的连云港市综合实践成果比赛,先从连云区进行区内选拔,在区内兄弟学校进行宣传,让有兴趣的老师参与到树皮贴画活动中来,培养更多志同道合的老师利用本地的树皮资源进行创作,再参加连云港市的综合实践比赛,让更多学校的师生了解松树皮是可以循环利用,认识到松树皮还可以制作成有意境的作品。让环保理念在作品的展示中根植于孩子们内心,体会到创新材料原来是被人遗弃的材料,让废旧材料绽放第二次生命,体会作品在静静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6)保护环境 杜绝陋习
在专家的引领下,我校老师编写了校本教材《松香润岭》粘贴教材,让更多的孩子认识到山上的松树为学校特色发展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所以要从自己开始保护山上的树木,也要发动家人,不要砍伐松树,留得松树在,自然要“说话”。
每年的清明时节,学生参与社区宣传活动,告知上山祭祖的人们,要文明祭扫,杜绝火种上山,为家乡留下一片绿色,创作好的树皮贴画,现在是作品,推上市场就是一种商品,所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二、方案实施效果:
1.通过实施“生态树皮粘贴”特色项目,师生们思想理念有了质的认知: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留得松树在,就是学校树皮贴画创作取之不竭的素材。
2.师生在创作过程中,促进学生、教师的共同成长,开发了树皮贴画的系列化作品,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拓宽了孩子们的思维,训练了动手操作能力,加强了色彩搭配能力训练,意境表述有了此地无声胜有声的感觉。
3.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通过项目建设的研究、示范、引领作用,通过举办经验交流会,教学观摩活动以及通过专项竞赛等形式来促进和加强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辐射周边地区,推广生态艺术教学新模式,共同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促进学校创新艺术均衡发展。
三、解决身边的环境问题:
1.校内松树皮的脱落有树皮贴画活动小组的学生进行定期清理,保护松树被无故破坏损伤;关于校外的松树,进行宣传,避免学生集中到一处过度采摘,影响树木生长,有选择摘取松针与松果。
2.对校内松树根部增加基土,种植绿草,每年脱落的松针,松果,直接掩埋到松树根部,增加树木营养,避免风吹得四散飘动,影响环境。
3.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参与松树林的保护宣传,后山的松树得到了社区与森林公安的重视,杜绝祭祀时带火种进山,让当地居民不再砍伐松木,参与家乡绿色保护活动。
四、活动经费及耗材的使用情况:
《树皮贴画 自然“说话”》美境行动项目总投资约1万元,根据项目建设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学校通过自筹、争取上级支持的形式给予经费方面的保障,确保项目课程硬件按需要进度建设到位,并满足课程资源开发、教学资料、外出交流与培训等经费需要。成立专项资金管理小组,严格掌握项目资金的到位使用情况,确保专款专用,保证经费的落实。
具体经费包括:
1.邀请专家指导费用800元。
2.购买树皮储存箱10个,400元。
3.装订书本,宣传展示费用800元。
4.制作耗材:三合板作为衬板,胶枪,胶棒,纸张,装饰饰品,画框等3000元。
5.后期装裱:学生做好的作品进行书画一样的装裱定型费用4000元。
6.其他费用1000元。
五、方案实施过程中的精彩回放:
|